這是一部輕鬆幽默的愛情喜劇,不僅一點都不沉悶,還滿引人入勝的呢! 電影內容主要是呈現三對男女的故事,並藉著故事發展,可以看到男女生不同的性愛觀。當初拿到特映券的時候,看到票券背後火辣的電影宣傳照,讓我害羞心跳了一下,電影裡其實也有一些限制級的畫面,不過,整部電影真的看來很順暢,再加上好聽的配樂,所以我其實滿推薦這部電影的。

      電影裡面最有趣的一對就是導演貝瑞‧卡爾西亞 Boris Quercia的演出,他在電影裡飾演一個性生活不美滿的肉店老闆,因為他每次都太猴急,不懂得先營造氣氛,所以老婆總是性致缺缺,導演不愧是喜劇演員,他演的每一段都很好笑又可愛,不管是跟老婆在浴缸那一段、洗衣機那一段又或者是偷看的那幾段,真的都很好笑,戲院的人都笑得很大聲!至於電影中的花花公子艾瓦羅就有更多可以探討的地方了,他雖然深愛老婆,卻無法控制自己身上好幾百萬隻的精蟲,還因此推演出許多屬於自己的大辣宣言,例如愛要越早做越好、如何看女生的手指來判斷女生在床上的樣子,抑或老婆無法滿足老公,老公可以到「分公司」(即找別的女人)要回來等等。不過,當這位花花公子在懷疑自己妻子可能有外遇的時候,卻完全亂了頭緒、失了方寸,因為他根本無法忍受自己的老婆有別人。這就是個有趣的議題囉!到底性與愛能不能分開?是先性而後有愛,還是先愛而後有性?男生與女生對性的看法也在這裡見到分歧。最後一對則是美女教師與學生爸爸的這組人馬,兩人各自都有另一半,卻雙雙出軌,而不管是學生爸爸或是女教師的男朋友,都口口聲聲說愛她,但都不希望她懷孕,周旋在兩段感情之間的她,其實也在思考愛情的意義。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部片讓我想起之前曾經看過的《搶救紐曼亞》,主題都是在呈現貧富差距的社會實況,有錢人家棄置一旁的畫框等同於一個平凡家庭小男孩的性命;而《背》片中吉亞的雙腿一天只值一美元,還必須承受自尊被踐踏的難堪,可是即便如此,這樣的工作對於出生在阿富汗、伊朗這些中東地區的小孩來說,卻仍是他們趨之若鶩、極力爭取的搶手工作。依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生理基本需求無法滿足的條件下,遑論人類在發展中所需的其它元素,自尊理所當然被優先犧牲掉了,導演用如此真實的畫面,刻畫出中東地區小孩的生活樣貌,教人不忍直視,備感沉重。

        在影片中導演刻意用一匹母馬與小馬來反襯吉亞與富少爺的關係在自然界裡,一匹站不起來的小馬只能因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則,等著被淘汰,但是在人類的世界中,吉亞與富少爺的關係卻剛好與馬的情況相反,只因為富少爺有錢。所以電影在播放過程中不斷穿插很多段母馬踢小馬,要小馬站起來的畫面,其實吉亞在人類社會中不正是那匹站不起來的小馬嗎?富少爺又不正是那匹母馬嗎?兩相對比,會發現這是多麼尖銳的諷刺啊!不過,雖然富少爺對待吉亞像牲畜一般,但偏偏導演父親所編寫的劇本,又將這個失去雙腿的富少爺設定為從小失去母親,因為身體殘疾沒有朋友,更害怕被父親拋棄,是極度沒有安全感,好勝心強的小孩,讓人又不禁對富少爺生出一些同情。我想導演父親編劇的目的並不是要告訴觀眾誰對誰錯,只是很忠實的將大人世界裡的權力遊戲用兩個小男孩之間的關係來呈現,《背》片可能不像其它電影有大手筆的灑狗血場面,但是在看的時候,還是不免被震懾住,感覺像是拿一顆大石頭壓在你的心上。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清新浪漫的愛情小品,劇情設定是由男女主角的邂逅,發展出一段情誼,再透過兩人短暫的相處,認識了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而故事發生的場景不在別的地方,在美麗的高雄。看完電影以後,我覺得導演很真實的呈現了高雄的風俗民情與當地特色,讓觀眾能不用到高雄,就隨著電影畫面,享受一趟視覺上的高雄之旅。經濟不斷發展,很多舊有的東西就在其中不斷汰舊換新,就像男主角帶女主角去的那個市場,很多攤販都收光了,只剩少數幾家繼續待在那裏,炸甜不辣的阿嬤,藥房的老闆,還有在電影中出現的那些人物,都在那個地方默默努力工作,的確,誠如導演所說:「舊有的人事物如此可愛,如果再不拍就沒了!」而透過這些影像記錄,觀眾體會到了高雄的美、高雄的好。

      不過,其實自己看完的時候,心中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男女主角明明彼此互相喜歡,為什麼要用緣份來決定要不要在一起?另外,我覺得如果導演能用更深刻的劇情來補強男女主角的經歷會更好,不然只有男主角口頭的回憶,觀眾接收到的感動度不夠;女主角來台灣發展不受肯定,也只用幾個畫面簡單帶過,故事鋪陳的感覺也略嫌不足,我的意思是想成功的人,哪個不是付出極大努力才能享受成功的果實?一點冷嘲熱諷又算什麼?男主角想成功卻又常做事不專心,怎麼拍電影?因為電影本身長度不夠,感覺氣氛都還沒鋪陳好,就急急忙忙帶到兩人相遇,這是讓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不過好在有阿嬤那一段幫忙補強。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這部電影以後,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兩段。其一是電影裡父親伊斯多羅對女兒坦承自己心中的情感,他告訴女兒他曾多次要求妻子回來,也曾經寫過很多書信,並不是刻意要在女兒的成長過程缺席,他要他的女兒不要用冷漠的態度來對待他,對於一個愛她的父親來說,那是件殘忍的事 。當時看到這段的時候,心中感觸頗深,因為那是一個爸爸對女兒的真心告白,作為一個父親,誰不愛自己的孩子,更別說遭受自己的小孩誤解,尤其女主角的父親已經是日薄西山,即將死去,有句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對他來說,女兒的諒解在那時是彌足珍貴的。另一則是女主角父親完成自己人生最後的目標─行成年禮,再到後來大家對酒當歌,父親在宴會上台致詞,那一整段也讓我印象很深刻,誤會冰釋,心願已了,正覺得皆大歡喜的時候,父親的生命也走到盡頭,最後回到墨西哥的女主角,心境已然轉變。就是這樣,這是人生,很棒的結尾。

      雖然電影步調不快,有很多畫面甚至會讓我覺得好像在看《愛在黎明破曉時》,因為電影有很多段落是男女主角一起散步談心,這種感動或許不是立即的,但反覆回味內容,就能慢慢咀嚼出真意。導演薛阿格辛表示:「人生就像美酒,有苦澀也有甘甜。我希望我的電影,也能讓觀眾有無限回味和感動。」我覺得是如此。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以後,腦中一直不斷浮現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電影與曹操的作品背景或許不同,但都在提醒人們及時行樂,人生苦短,讓我們一起敬!人生吧!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孤單的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學會了堅強。」電影前半段的時候,我不懂為什麼騙子一號一直想去異次元,一直到他餵他爸爸吃藥那一段,我才恍然大悟,因為他想趕快長大,也許是想脫離這個他覺得自己活著並不快樂的世界,也或許長大以後,他可以有能力照顧爸爸,讓我頓時之間,對騙子一號感到很心疼;而騙子二號也是一樣,雖然他有個其實還算疼他的奶奶照顧他,但奶奶所說「沒人要的孩子」一定會對他的成長過程造成影響。因此,這兩個小孩用自己的方式,不管是戲弄同學或想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假想情境,讓自己活得快樂一些。這讓我想到不久之前曾經看過的《我的火星小孩》,電影中的小孩丹尼斯是個孤兒,換了好幾個寄養家庭,導致他不願意跟別人接觸,把自己關在大紙箱裡,同時還宣稱自己來自外太空,外星人隨時都會來把他接回去,其實騙子一號和二號就跟這個孤兒一樣,心中有很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們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為何無緣無故就被拋棄,也許快點長大可以脫離這個令他們覺得百般無奈的世界,也或許快點長大他們就可以瞭解成人的想法,不懂他們的人覺得他們調皮搗蛋,不夠合群,其實他們的心中很脆弱,脆弱到需要一個假想的異次元世界來活在現實生活中,於是水裡是他們優游的天地,在十台電風扇中間披著衛生紙是他們自由想像的空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學會了堅強。看完電影以後,我還是不免要對電影沉重的部分發表一些簡單忠告:如果可以,希望每個父母親都能善待自己的小孩,盡可能用好的教養方式對待他們,因為小孩子的心靈其實很脆弱,尤其是外表看起來越早熟、越堅強或越叛逆的,請看到他們面孔底下的真心,好好的愛他們,不要像電影中二號的叔叔一樣,他們只是小孩......!

      我覺得這真是一部不錯的片子,看這兩位天真的小朋友演戲,自然不做作,轉瞬間,彷彿又帶我回到童年時光,我發現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果真也有像騙子一號二號這樣的人物存在呢!很高興看到這麼好的國片,一部餘韻無窮,令人回味再三的好電影。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部片獲得第41屆西班牙Sitges奇幻影展的評審團大獎,然後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蔡明亮導演的《天邊一朵雲》也曾經在2005年獲得該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以及影評人獎,讓我對於「奇幻影展」所囊括的電影種類十分好奇。不過,並沒有在網路上查到介紹這個影展的資料。

     《獵人遊戲》就像《奪魂鋸》《德州電鋸殺人狂》一樣充滿血腥暴力死法是沒有像《奪》片那樣複雜噁心,有很多不同的機關道具,但就是因為死法很尋常,所以觀眾更能感受到那股莫名的恐懼感,尤其是男主角被一群青少年凌虐的那一段,帶頭的少年命令和他同夥的其他人,必須一人一刀,割或刺男主角,還用手機把畫面拍下來,真的讓人不寒而慄!不過,最讓人震撼的還是後面的部分,因為這個部分,讓《獵》片跟其它只拍攝血腥暴力畫面的電影有了區隔,最後片中女主角殺了與老大同夥的兩個小孩,即便被女主角殺死的小孩,是出於非自願的情況虐殺她和她男友,即便其中一個小孩準備告訴她如何逃出森林,我只能說,看到那幾幕的時候,心中實在太震驚了!而且那些畫面仍然在看完電影以後,在我心中不斷地重複播放。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暴雨將至》的片名聽起來雖然像科幻片,但其實與科幻的關係不大,充其量只是有幾個畫面拍攝很多隕石飛向地球,然後在美國某個小鎮引起爆炸、火災等。不過,由於在看之前,並沒有先預設「這是科幻片」的立場,因此對於電影中所傳達出的親情覺得滿動人的。安娜和傑克原本擁有美好和樂的家庭,卻因兒子瑞奇的過世蒙上陰影,於是身為鎮長的安娜,決定在任期屆滿後辭去小鎮鎮長的職務,搬離傷心地,卻忽略了丈夫與女兒的感受。之後,這個小鎮遭受一連串的隕石攻擊,造成很多鎮民傷亡,身為鎮長的安娜在處理這些混亂的過程中,漸漸的解開與家人以及自己心中的結。我想,可能是片名與文宣誤導觀眾,又是《彗星撞地球》,又是《世界末日》的,事實上,我認為「展現人類真情」才是導演想說的吧!

      其實這部電影除了片名容易誤導觀眾,沒有比較大場面的爆炸畫面以外,情節上的安排可謂前後呼應,十分得宜。男女主角對於自己逝去兒子情緒上的轉折,從一開始的痛苦木然,到彼此發洩情緒、相互坦承情感,再到最後心中釋懷,過程都有做鋪陳,甚至最後男主角還安慰兒子最好的朋友─泰勒的母親,因為當時泰勒性命垂危,兩個愛子極深的父親與母親,拼湊出一幅感人的畫面;母親與女兒之間從一開始因為搬家彼此冷戰,到隕石擊中女兒工作的餐館,母親心急找尋女兒,找尋的過程中,與女兒男友父親的那段真心談話;又或者是男主角與急診室女醫生的互動,都讓我一步步融入電影製造的氛圍中。尤其到電影最後,隕石即將穿過大氣層,毀滅小鎮時,所有的鎮民都只剩三十分鐘可以活命,然而很多人選擇到教會,與心愛在乎的人一起,禱告歌唱,那個畫面又徹底感動我的心......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句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看完這部電影,我確實有這種感覺,電影本身就是一齣戲,演員們在演戲中戲,而我們這些看戲的傻子被逗得可開心呢!電影的內容是在敘述一位黑道老大的手下備後(妻夫木聰 飾)與老大的女人瑪莉(深津繪里 飾)有染,在被老大手下訊問的過程中,佯稱自己認識某位老大崇拜的殺手,於是老大要求只要能在五日內找到他所崇拜的殺手,就饒他與女人一命。然而根本不認識這位殺手的備後,苦尋多日,卻連個殺手的影子也沒見到,於是他靈機一動找來一位演員村田(佐藤浩市 飾),騙村田自己是導演,要他假扮成殺手去見老大,想不到由於村田不知情,反而表現的自然大方,讓老大與老大的手下深信他就是那位有名的殺手,然後開啟了一連串的誤會與爆笑情節。

      真的很好笑!尤其是他第一次去見老大,一直不斷重複一樣的動作與台詞介紹自己,還一直舔吮同一把刀子;還有第一次當村田演到快"超過"的時候,備後跳出來喊"卡",然後老大的手下很兇狠的問備後為什麼要喊卡,他就胡亂說因為那是村田的暱稱,之後那個手下還故做親暱的喊村田"卡",結果村田跑過去也兇狠的抓著那位老大手下說只有備後可以喊"卡",讓他有點嚇到了!還有村田第一次和老大手下出任務,在槍戰中又躲又笑的,真的是爆笑到極點!我覺得所有的誤會在這部影片裡都發生的恰到好處,導演三谷幸喜真是善於編製喜劇的大師。另外,除了好笑以外,導演也在電影中解釋了片名的意思:魔幻時刻指的是傍晚太陽下山前的一小時,就是天光最美麗的時刻。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魔幻時刻,有時候難免會錯過,但是錯過了沒關係,明天一定還會有魔幻時刻。而之所以要解釋的原因是因為當村田發現所有的一切只是騙局時,原本難過的想放棄當演員的夢,然而當他沮喪的同時,卻遇到他最崇拜欣賞的老男演員,這位老男演員就用「魔幻時刻」的寓意來安慰他,希望村田不要放棄希望與夢想。所以,除了搞笑之外,導演在幽默中又加上勵志,不至於讓人笑一笑就忘記這部電影,不愧是日本有名的大導演啊。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電影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母愛真偉大!為了找回自己的小孩,母親可以犧牲自己,即使被關進精神病院,遭受不平等待遇也在所不惜。安潔莉娜裘莉在這部電影中將這個母親的角色詮釋得很好,那種失去心肝寶貝的著急無助、痛心疾首、歇斯底里,在她演來,的確深刻,使得觀影者都能感受她心中的痛楚,而這部片也讓安潔莉娜裘莉再度問鼎金球獎和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除了愛子心切以外,本片有相當大的程度在揭露一個貪污腐敗的警局,社會有光明面,也一定有黑暗面,警察身為人民的保母,理應保護人民,然而本片中的洛城警局,卻一度為了掩蓋過失,想息事寧人,採取了一個比一個更激烈的手段,來阻止一個只是想找回自己親生兒子的母親。電影中有一段是安潔莉納裘莉被關進精神病院,第一次與醫生談話的時候,醫生不斷扭曲事實,強迫她接受不是事實的事實,我自己在觀影的時候,很可怕的也差點相信了那位醫生,如果我不是旁觀者,恐怕也如電影中的其他不知情者,覺得那位單親媽媽一定罹患精神病,才會前後說詞不一,認不得自己的兒子。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幸福來敲門》是一部勵志又溫馨的好電影,我在電影中看到一位單親爸爸在現實社會中力爭上游,永不放棄希望與理想,最後終於等到所謂幸福的來臨。我想《當幸福來敲門》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他選擇刻劃現實生活中市井小民的辛酸故事,因為貼近人心,所以更能觸動心靈。        
      在這部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有幾幕,其一是當威爾史密斯被房東趕出家門,兩人無處可去,只好和兒子流落到地鐵站,那時威爾史密斯還和兒子玩起「時光機的想像遊戲」,想像兩人正在大草原,看到各種不同的動物,然後威爾史密斯要和兒子一起躲在洞穴中,而那個洞穴其實是地鐵站的洗手間,當威爾史密斯與兒子躲在裡面,用腳抵住門,不讓其他人進來時,然後流下男人的眼淚,那段實在是很催淚啊!如果可以,誰不想讓兒女過好的生活?只是時不我予,又能怎樣呢?另一幕是威爾史密斯為了晚上有棲身之處,每天得帶著兒子到庇護所排隊等床位,但在趕路的過程中,不小心掉了兒子的玩具,被一輛車子無情的輾過,當我看到汽車碾碎玩具的那一幕,我感受到的是兒子被碾碎的心,不過在那樣的情況下,床位確實比玩具重要多了,犧牲兒子的玩具,也實在是情非得已。另一段還有他與兒子在籃球場打球,他告訴兒子的一段話,大意大概是說:「在追逐夢想或目標的過程中,常會有人出現阻礙你,告訴你不可能達到目標,但那些人會那樣說,其實是他們自己沒辦法完成,所以才那樣告訴你,但你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希望。」我覺得整部電影中有太多感人與勵志的地方,當我看到威爾史密斯最後終於得到那份工作時,心中的感動實在是不言而喻。 

a880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